一、 艾姓的来源
汉族艾姓的来源有:风姓、子姓、姜姓和姬姓。
第一支:出自风姓。女娲氏之后有汝氏。辅佐夏朝少康帝中兴夏朝的大臣汝艾,因其功高,少康帝赐姓艾,汝艾为文字记载的艾姓得姓始祖,距今约有3500年;
第二支:源出子姓。商朝武丁年间有艾侯国,故地在江西修水流域。周武王灭商前,艾侯被俘,国灭,子孙以国名为氏。现仍有艾侯铸穆鼎的记载,子姓艾氏的历史距今大约有3230年;
第三支:源出子姓。汤阴艾国(故地在今河南汤阴县)最后一任侯爵的子孙以故国名“艾”为氏,源出子姓,距今约有3100年;
第四支:源出姜姓。春秋时齐景公大夫,字裔款,其封邑在艾陵,故地在今山东莱芜东南,人称艾孔,又称吕孔,后以邑名为氏。故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:艾氏为春秋齐国大夫艾孔之后。姜姓艾氏的历史大约有2560年;
第五支:源出姬姓。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庆忌后裔;《吴越春秋》记载,吴泰伯、中庸知道古公想传位给老三季历的儿子姬昌,于是借口到衡山采药,后到了吴越之地削发纹身当了野蛮人,以此表示不会再回周继位,后创立吴国。公子庆忌为吴王僚之子,于公元前515年避难于艾城,改姓为艾。姬姓艾氏的历史距今大约有2536年;
二、少数民族艾姓起源
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为艾姓;
回鹘族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(1240年)率部归顺宋朝,并改爱姓为艾姓,取名艾忠孝;
回族艾姓主要来自经名(即回族人名字)首音,如归附清朝的回族人艾布巴克,其后裔以艾为姓;
满族爱新觉罗氏、西林觉罗氏、爱义氏、爱浑(瑷珲)氏有改为艾姓者;
蒙古族艾姓源于蒙古族“艾日尹古特”姓氏的第一字;
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彝族绞姓于1872-1873年期间改为爱姓,后演绎为艾姓;
柯尔克孜族、锡伯族、白族、瑶族、土家族、苗族、侗族、布依族、仡佬族、哈尼族、拉祜族、佤族、傣族、布朗族、壮族、朝鲜族、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亦有以艾为姓氏。
三、外族融入
外族改姓艾的大事件不多见。河南艾氏,系北魏孝文帝时鲜卑族姓去斤氏所改;
唐朝时留居中国的犹太人后裔也有艾氏。清朝以后的其他民族尤其是南方民族中的艾姓主要来自汉族;
留居中国的犹太人中有艾姓,如北宋中期(1050年前后)来华经商、后定居于国都汴梁(今开封市)等地的犹太人中有艾姓;
元朝中后期至顺年间任裕州(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)达鲁花赤的中东波斯回族艾米那后世以艾为姓。
四、 艾姓的郡望堂号
郡望:
艾姓的主要郡望有:天水郡、陇西郡、河南郡、汝南郡。
1、陇西郡: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(前280年)设置,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,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地区。治所狄道,在今甘肃省临兆县南。
2、河南郡:秦时置三川郡。西汉高宗二年(前205年)改为河南郡,治所在雒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。
3、天水郡:西汉元鼎三年(公元前114年)初置。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市及陇西以东地区,治所在平襄(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)。东汉永平十七年(74年)改为汉阳郡。三国时期魏仍改为天水郡。
4、汝南郡:汉王四年(前203)置,治平舆县(今属河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颍河、淮河之间。
堂号:
艾姓主要堂号有天水堂、爱民堂、衍庆堂、孝思堂、玺书堂、陇西堂等。
“爱民堂”典出南宋艾若纳。艾若纳为吴兴令,他爱人民、恨恶吏。在他的办公案桌上立有一幅座右铭:“爱民如恤血,挞吏胜看经;棒折乡胥手,何劳诵大乘。”其后代遂以爱民为氏族堂号。
“玺书堂”的由来:供奉官刘文质尝入奏,察举两浙部内官高辅之、李易直、艾仲孺、梅询、高鼎、高贻庆、姜屿、戚纶八人有治迹,并降玺书褒谕。帝曰:“ 文质所举,皆良吏也。”亦扬表仲孺公之功也。
五、分布与迁移
宋朝时期,艾姓大约存25000人。江苏为艾姓的第一大省,集中了全国艾姓人口的一半。 其次分布于江西、河南、福建等地。
明朝时期,艾姓大约有68000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03%,排在第一百七十三位。江西为艾姓第一大省,约占艾姓总人口的34%。其次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山东、湖南、河南、福建等地。
当代艾姓人口大约有69万,《中国四百大姓》排名第一百八十四位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 052%。 主要分布于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四川、重庆,大约集中了艾姓总人口的41.6%;其次分布于辽宁、广西、贵州、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陕西、云南,又集中了艾姓总人口的30.8%。
六、 姓艾的历史名人
1 艾自修:明朝邓州洪野是猪(今河南邓州市)人。他和他的兄长艾自都是明代的著名学者。兄自新精研理学,所著《希圣录》,深得宋儒宗旨。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结果,再加发挥,纂明其要。著有《理学纂要》,得到学界好评,朝廷旌表为当代贤儒。
2 艾南英:字千子,明朝江西东乡人,勤奋好学,无所不亲。万历末,与同郡章世纯、罗万藻、陈际泰以兴起斯文为任,世人翕然归之。天启年间中举于乡,对策有讽刺魏忠贤语,罚停三科。崇祯初诏许会试,不就,后负气入闽,见唐王,陈十万忧疏,授兵部主事,改御史,未几病卒于延平。著有《天地拥子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