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姓的来源 姓白的起源
白姓的渊源主要有四大支:古人白阜、姜姓、芈姓和赢姓。
第一支出自古人白阜。相传出自炎帝大臣怪义的儿子白阜,白阜也为炎帝之臣,为神农氏通水脉,其后有白氏。这支白氏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,但白阜的后裔一直无闻。
第二支源出姜姓。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后裔姜尚于齐,是为姜姓齐国。春秋时,秦穆王任用百里奚、蹇叔、由余为谋臣,东拒晋国,西灭十二国,称霸西戎。秦穆公之重臣蹇叔,是为百里奚推荐、用重金从齐国请来的齐国贵族,其子西乞术和白乙丙同为秦国名将,白乙丙之后以字为氏。公元前278年,白乙丙裔孙白起率秦军攻入楚国国都,因功封武安君,后忤昭王,又为相国范唯所忌,赐死于甘肃灵台西的阴密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因思念其功,封其子白种于太原,子孙世为太原人。后来这支白姓发展为白姓中著名的望族。姜姓自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。
第三支出自芈姓。春秋后期楚平王太子建之子胜,在公元前487年被楚惠王封在白邑,在今河南息县包信镇西南,因楚国的邑大夫称公,故称白公胜,其后裔以邑名为氏。这支芈姓白氏的历史有2400 多年。
第四支出自赢姓。秦文公(前765—前716年在位)之子公子白之后裔,以其字为氏。这支赢姓白氏的历史有2700 多年。
外族融入
我国的白姓同外族的关系十分密切,从西汉起不断有外族血液流入,外族白姓是组成我国白姓的重要成分。西汉初,龟兹为西域诸国之一,在今新疆库车境,龟兹王室因原居白山而姓白,白山即当今天山,龟兹人入居中原后仍以白为姓。南北朝北魏时,河西胡及山胡也称稽胡族,为匈奴一支,后发展成为白姓的上党望族。唐朝时突厥人、吐谷浑人、羌人、波斯国人都有白姓,北宋西夏国党项族人、元朝蒙古人也有白姓,这些北方地区外族白姓人群与汉族混居,融合同化成为西北的白姓汉族。到清朝时,满洲八旗姓瓜尔佳氏、纳喇氏、巴雅拉氏、拜佳氏、伯苏特氏,拜音哈喇氏、那塔拉氏、齐义氏等氏族集体或部分改为汉姓白,很大一部分也成为东北地区的白姓汉族。据说古代在南方有个白民国,唐朝时在广西博白设置白州,久居此地的土著民以地名为姓,后融入南下的汉民之中。
分布与迁移
先秦时期,白姓主要活动在陕西、湖北、河南。两汉至唐朝,由于西域和西北民族的白姓加入,活动于甘肃、青海东部的黄河以西的白姓随后进入陕甘宁和川西北,很快东迁南下进入中原,东部的山东,南部的广西已经有白姓的分布。到宋元明时,白姓基本上已分布于长江南北各地,其主体仍在四川和西北地区。明末,白姓进入台湾。\
宋朝时期,白姓大约有9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11%,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。陕西为白姓第一大省,约占白姓总人口的32%。主要分布于陕西、四川,这两省占白姓总人口的 62%;其次分布于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安徽等省。白姓的分布重心在西部,形成了西部秦川晋、东部鲁豫皖两大块白姓聚集区。白姓的主体在西北。
明朝时期,白姓大约有19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2%,排在第九十二位。山西为白姓第一大省,约占白姓总人口的24.4%。主要分布于山西、江苏,河北、陕西,这四省大约占白姓总人口的59%;其次分布于福建、山东,江西、河南等省。宋元明600余年,白姓人口主要向东、东南、南部迁移,全国形成了北部秦晋冀、东部江苏两大块白姓聚集区。
当代白姓人口已达374万,为全国第七十五位姓氏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28%。主要分布于河北,河南、陕西、内蒙古,山西五省区,大约占白姓总人口的47.6%;其次分布于辽宁、山东、四川、云南、甘肃、黑龙江,这六省集中了白姓总人口的28.8%。河北占白姓总人口的. 10.8%,为白姓第一大省;河南紧随其后,占10.3%的白姓人口。全国形成了冀豫、陕晋蒙两大白姓聚集区。
都望和堂号
都望和堂号∶白姓的都望主要有太原、南阳等。白姓以治生为其堂号。"治生"堂号典出战国时魏国白主。白圭是著名水利专家。白主认为∶别人放弃的我取过来,别人想要的我就给,如果我来治生,即治理生计,就像伊尹、姜子牙那样治理国家,就像孙膑、吴起那样用兵打仗。所有天下论治生的,均推白圭为祖师。
宗族先贤
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入白姓历代名人81名,占总名人数的0.18%,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零六位;百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 0.13%,并列排在第一百二十一位。白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.13%,排在第一百一十一位;白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.13%,并列排在第一百一十九位。
白姓历代重要人物∶战国秦国名将白起(公孙起),魏国水利专家自主;北朝北魏太原太守白邕;唐朝诗人白居易,文学家白行简,宰相白敏中,朔州刺史白道生;五代后周中书令白文珂;元朝戏曲作家白朴;明朝水利专家白英;清朝书法家白云上;北伐名将、民国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,行政法学家白鹏飞;当代京韵大鼓演员白云鹏、白风鸣。